学习改变自己,奋斗改变人生!

小改变

当前位置: 主页 > 学习提升 >

“四大处世立命奇书”精华24句,做到这些,好运自然来

时间:2024-09-13 16:48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点击:

明清是中国古代出版的鼎盛时期,不仅诞生了四大名著,在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等方面也有许多著作问世,影响最为久远的莫过于《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三部,这三部书可谓字字珠玑,简洁明了,一看即懂,被后人称为“明清三大处世奇书”,书中绝大多数道理,放到今天仍然受用。

其实,明清还有一本书不能忽视,也最不能忽视,即《了凡四训》,此书并不像前三部那样,从方法论角度直接了当的指导人们如何修身处世,但是他从更广阔的角度,指导人们应该以何种心态来认识面对这个世界,“命自我立,福自己求”,如果没有这样的思想作为指导,你就不会明白人之为人,人存在于世的真正价值与意义。

下面,小编精选了四部奇书中对我们当代人最有价值的部分,以飨大家。

一、《了凡四训》:中国第一善书,改变你的命运

《了凡四训》是明代著名思想家袁了凡给自己儿子写的告诫书,并被后世誉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善书”和“东方励志奇书”。

在这本书中,袁了凡以其毕生的学问与修养,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大量真实生动的事例,告诫儿子不要被“命”字束缚手脚,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要自强不息,改造命运。书中的谆谆教诲,对于生活在浮躁喧嚣当下的我们,意义尤为明显。

1、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译 文:一切的福田,都在于方寸之间,从心中去寻找,没有什么不感通的。追求在我,不单单能够得到道德仁义,也能得到荣华富贵。道德和富贵都能得到,这才是孟子说的“是求有益于得也”。如果不反省自己,只是一心向外驰求,那么也只能是求索有方法,得到全凭命运,道德与富贵都会失去,所以没有一定益处。

感 悟:《论语》中说“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这是儒家对于物质追求的看法。孟子所说的求,一定是先追求道德仁义,但在追求道德仁义的同时,富贵也会随之而来。因此,《大学》中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中庸》里面说:“故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只要拥有了道德,富贵便会不请自来。这句话读懂了,那人生就只有一件事可以做了,这便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2、改命的开始:反省自己

云谷曰:汝自揣应得科第否?应生子否?余追省良久,曰:不应也。科第中人,类有福相,余福薄,又不能积功累行,以基厚福;兼不耐烦剧,不能容人;时或以才智盖人,直心直行,轻言妄谈。凡此皆薄福之相也,岂宜科第哉。

译 文:云谷禅师说,你自己揣测一下能不能中科举?能不能生子?我想了很久,说:不应该。中科举的人,大多有福相,我福气很薄,又不能积累功德来培养后福,而且很没有耐心,不能容纳别人。我时常用自己的才智来欺压别人,直心直行,说话很随意,说了很多错话。像我这样福气浅薄之人,怎么会中科举呢?

感 悟:上面我们已经讲到了,富贵要从心而觅,这就需要反省。能够反省,这是你改命的第一步。不去反省自己,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那命运就无从改起。曾子为什么要每日三省呢?就是怕自己有过错。所以,反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大功德,它不单单是改命的开始。

世界上有两种值得称赞的人,一种是不犯过失的人,但这种人几乎没有,谁能说一辈子不犯错误呢?还有一种,就是有了过错能立刻改掉的人,能够做到这一步,就是人中丈夫。

 

3、效法天道,方能趋吉避凶

易为君子谋,趋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趋,凶何可避?开章第一义,便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汝信得及否?

译 文:《周易》为君子谋划,趋向吉祥避开凶险。如果天命是一成不变的,那吉祥怎么可能趋向,凶险又如何避开呢?《易经》开篇就说,积累善业的家庭,必然有余下的吉祥,你信得及吗?

感 悟:言行举止符合天道,符合规律,方能趋吉避凶。云谷禅师跟袁了凡说这句话,意思是命运可以改,否则《周易》绝不会说这句话。天命不是一定的,天命是按照天道的运行规律而变化的。对于人来说,必须要效法天道,根据天道运行规律而变化,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才能趋吉避凶。

4、知耻的人,才是活得最从容的人

耻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此改过之要机也。

译文:知道耻辱对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不丧失耻辱之心,这就可称之为圣贤之人了,如果丧失掉了耻辱心,那就和禽兽没什么两样。这就是改过的关键点。

感悟:人不知道耻辱了,没有羞愧心了,这恰恰是世上最为羞耻的事情,也是人类最大的悲哀。了凡先生用孟子的话做了一个总结,并加以阐发,以此告诉儿子天启:耻辱心对人来实在太重要了,你不丧失耻辱心,最终能成圣贤,如果一旦丧失了,那就沦为禽兽了,这是改错关键中的关键,要点中的要点,万万不能忘记。

 

5、从心改过的人,方是人中丈夫

何谓从心而改?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

译文:什么叫从心改正过错呢?过错虽然千端万绪,但归纳起来都是一心造作。如果我的内心不妄动,过错又如何产生呢?

感悟:从心改过,也是最难达到的改过境界。过错,千差万别,不同的人,所犯的过错也不同,但归根到底,总不出心性二字。一切过错,都是邪念,即是邪念,则必然从心而起。如果心念不动,邪念就不会起来,过错也就不会产生了。

从心改过,是改过方法中最根本最直捷最圆满的方法,是最高的境界,能够从心改过的人,真称得上是人中丈夫。


二、细细品味《菜根谭》,你的心智会越来越明

“人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菜根谭》,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以精炼隽秀、雅俗共赏的文字,道出了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人生宝训,如和风细雨涤荡心灵。

闲余时间,沏一杯清茶,细味《菜根谭》,菜根会越来越香,心智会越来越明。

 

1、为人低调,方能看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菜根谭》

一个“低”字,却演绎出了深厚的境界,风范,哲学。

李嘉诚曾给自己的儿子开出了一条训词:“树大招风,低调做人。”古往今来多少成功者,都是从中领悟处世之道。三国时诸葛亮对蜀国居功至伟,刘备本想以皇位相让,但诸葛亮谨守属臣本分,低调做人,而正是他的功成不居,让后人敬佩不已。

低调,不是压抑自身的欲望,而是自然而然,修养品性,“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能为人着想,能顾全大局,能合作共赢。更进一步,让自己拥有超脱欲望、淡泊名利的胸襟。

如此,方能看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2、远小人,近君子,方为上策

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菜根谭》

意思是对待品德高尚的君子,做到对他们恭敬服帖并不难,难的是遵守适当的礼节。

很多人对一些地位或者声望较高的人,一般都会以礼相待,但这种情况下,最难做到的是礼节有度,往往很多人因过度赞扬从而突显奉承阿谀之态。

唐朝李林甫担任宰相时,(对于朝中百官)凡是才能和功业在自己之上,受到皇上看重或官位快要超过自己的人,必定千方百计地排斥他们。他尤其妒忌由文学才能而进宫的士人,有时表面上装出友好的样子,用甜言蜜语相交,而暗中阴谋陷害。所以世人都称之“口有蜜,腹有剑”。

为人处世应懂得对待小人称赞之言,切不可沾沾自喜。“宁为小人所忌毁,勿为小人所媒悦。”《菜根谭》的这句警示名言应当谨记,这样方可在处世中游刃有余。

3、你不能控制自己的遭遇,但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态

闲中不放过,忙处有受用;

静中不落空,动处有受用;

——《菜根谭》

在闲时静中仍能努力精进,可以补充脑力,为人生增值。

闲中不放过,忙处有受用。东晋时期,名将陶侃主政荆州。他视察战船制造进展期间,发现地上到处扔着木屑和竹头。于是吩咐手下将残余用料收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后来新年期间,荆州大雪,除雪后地面湿滑。陶侃吩咐将旧年收好的木屑拿出来,洒在路上,一下子就解决了官员出入困难的问题。陶侃死后,大将桓温征战四川,但发现装战船用的竹钉不足。这时有人想起了陶侃储存下来的竹头,原本的“废物”终于派上了用场。

人一忙碌起来,晕头转向。闲时不放过,为的就是要抵御忙碌时的紧张抓狂。

静中不落空,动处有受用。“静”是心理上闲适自然,暂时不需要行动的状态。在安静时适度放空自己,有利于调整情绪;但是不能耽于空想无益之事,应学会驰骋想象力,到行动时果断执行。

俗语说一动不如一静。而动时能得到多大效益,取决于静时能理出多少头绪。

因此,为自己的人生事业做积蓄、做准备的机会有很多。而许多人之所以认为自己没有时间,这就不是客观环境的问题,而是心态的问题。

 

4、话不宜多

口乃心之门,守口不密,泄尽真机;

意乃心之足,防意不严,走尽邪蹊。

——《菜根谭》

独处守心,群处守口。话太多的人容易遭受祸患。

《周易》里讲“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有吉德之人,自知为善不足,非不得已不讲话;急躁之人,急于自售,所以话说得多。祸从口出,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能说,否则祸患就会降临。

墨子曾回答他的学生子禽说:话说个没完没了有什么好处呢?比如池塘里的青蛙天天叫,弄得口干舌燥,却从来没有人注意它。但是雄鸡,只在天亮时叫两三声,大家听到鸡啼就知道天要亮了,于是都注意它。

在生活中,精辟的见解才能受人欢迎,泛泛空谈则招人生厌。实践证明,言之有物,正确把握好说话的分寸,能够给自己增添魅力、赢得更多走向成功的机会。

 

5、让别人一步,分别人一点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

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

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菜根谭》

在经过狭窄的道路时,要留一步让别人走得过去;

在享受甘美的滋味时,要分一些给别人品尝。这是为人处事一种最安乐的方法。

你让步别人,别人心里会记得。你分给别人,别人心里会感激。


三、《围炉夜话》:给人留点余地,自己守住良心

1、踏实做事,宽厚做人

十分不耐烦,乃为人大病。

一味学吃亏,是处事良方。

——《围炉夜话》

大意:处事轻浮,耐不得麻烦,是一个人最大的缺点;为人永远抱着吃亏的态度,就是最好的处事之道。

感悟:耐不得麻烦,反映的是心的浮躁,浮躁则浅薄;耐住麻烦,踏实下来做事,则就是修炼。人肯吃小亏,终不吃大亏,因为大亏正是不吃小亏累积来的。

2、私心是毒药,忍耐是素质

欲利己,便是害己

肯下人,终能上人

——《围炉夜话》

大意:想要对自己有利,往往反而害了自己。能够屈居人下而无怨言,终有一天也能居于人上。

感悟:老想对自己有利,这是私心重,自私之人从来不受欢迎,路会越走越窄。能甘居人下,是具备忍耐之性,懂得等待时机,这是成大事者的必备素质。

 

3、忠厚是第一人品,勤俭为最高家道

处世以忠厚人为法

传家得勤俭意便佳

——《围炉夜话》

大意:在社会上为人处事,应当以忠厚的人为效法对象;传于后代的只要能得勤劳和俭朴之意,便是最好的了。

感悟:多交些忠厚的朋友,近朱者赤,耳濡目染,自己也能做个忠厚人。俭朴则能节省,勤劳则能开源,家自然能兴盛长久。


4、为人处世,莫过于老老实实

打算精明,自谓得计

然败祖父之家声者,必此人也

朴实浑厚,初无甚奇

然培子孙之元气者,必此人也

——《围炉夜话》

大意:凡事都斤斤计较、毫不吃亏的人,自以为很成功,但是败坏祖宗良好名声的,必定是这种人。诚实俭朴而又敦厚待人的人,刚开始虽然不见他有什么特别的表现,然而使子孙能够有一种纯厚之气、历久不衰的,必定是这种人。

感悟:人品有问题,也是一种败家。厚道积德,福能泽及子孙。

 

5、为人忌清高,居心宜正直

和平处事,勿矫俗为高

正直居心,勿设机以为智

——《围炉夜话》

大意:为人处世要心平气和,不要故意违背习俗,自命清高;平日存心要公正刚直,不设计机巧,自认为聪明。

感悟:入乡随俗,和光同尘,这是心里装着别人,并与人为善。机心巧诈,一回两回或许能骗过别人,时间久了谁都看得出来。

 

6、给人留余地,自己守良心

求个良心管我

留些余地处人

——《围炉夜话》

大意:守住自己的良心以约束自己,与人相处多给别人留些余地。

感悟:良心和余地,是永远不嫌多的两样东西。


四、《小窗幽记》:寥寥几句话,做个明白人

 

1、交友讲义气,做人简单来

交友须带三分侠气

作人要存一点素心

——《小窗幽记》

大意:交朋友应该带着三分侠义气,做人要保存一点素净心。

感悟:侠气和素心,当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稀缺。警,醒。

2、高兴时别许诺,生气时懂沉默

喜时之言多失信

怒时之言多失体

——《小窗幽记》

大意:高兴时说的话多半没信用,发怒时说的话多半失体面。

感悟:切忌,切记。

3、有修养的四个指标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

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小窗幽记》

大意:遇到大事和难事的时候,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有担当。遇到逆境的时候,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具有胸襟和气度。遇到让人或喜或怒的事情时,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涵养。在与众人同行同止时,可以看出一个人对事物的见识。

感悟:经得住考验,才是真修养。人别看他怎么说,要看他怎么做。

 

4、真正的交友之道

先淡后浓,先疏后亲

先达后近,交友道也

——《小窗幽记》

大意:交朋友,要先淡薄而后浓郁,先疏远而后亲近,先接触而后相知,这才是交朋友的正确方法。

感悟:时间积淀的醇厚,是永远无法速成的。

5、修养自己的最好方法

守恬淡以养道,处卑下以养德

去嗔怒以养性,薄滋味以养气

——《小窗幽记》

大意:守安详恬淡以修养大道,处低下卑贱以修养品德;去掉怨怒以修养性情,减少欲望以修养真气。

感悟:有件事情很奇怪可是又不能不信服——好的心性素质,往往是从坏的处境来的。

6、处世精髓,不过就是留有余地

凡事,留不尽之意则机圆

凡物,留不尽之意则用裕

凡情,留不尽之意则味深

凡言,留不尽之意则致远

凡光,留不尽之意则趣多

凡才,留不尽之意则神满

——《小窗幽记》

大意:做事留一点余地就会变得圆满,东西留一点余地就会富裕使用,感情留一点余地就会意味深远,说话留一点余地就会余味犹存,兴致留一点余地就会增加情趣,才华留一点余地就会神韵饱满。

感悟:相信很多人都对此有体会。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不满才有回旋和发展,太满就没了空间,不是憋死就是撑死。凡事留余地,最妙。这是道家智慧的精髓之一。

 

7、铭记这四点,不坏事

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嗔

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

——《小窗幽记》

大意:不可趁着兴奋而轻易许诺,不可因为醉意而生嗔怒,不可趁着快活而多生事端,不可因为疲倦而办事有头无尾。

感悟:永远记住一句话——非常状态下的一切,都不可信。艺术除外。

9、活出精气神,就靠三个字

寡思虑以养神

剪欲色以养精

靖言语以养气

——《小窗幽记》

大意:寡思少虑以涵养精神,袪除色欲以涵养精元,减少言语以涵养精气。

感悟:从道家来说,思虑重的确耗神,欲望重的确损精,话语多的确伤气。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签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