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季圆桌派基因工程大佬尹烨老师几句话就能把基因相关问题讲得清晰有趣!连伊蓝这种一碰数理化就晕的文科生都听得津津有味! 看完这篇,我们普通人也能学到尹烨大神的超前表达方式!从此不怕“跨服聊天”! ![]() 尹烨老师进行科普 秘诀之一在于善用比喻将抽象的事物比作肉眼可见的事物。 这个技巧跟父母(知识背景不一样的人)或者跟不同部门的同事解释一个事物!年底工作汇报立马能用上!高分作文必用技能! 我们来看下尹烨老师的精彩演绎! 例子一:
这个例子中尹烨老师把基因序列比作《康熙字典》,把对基因序列的实际应用比作吟诗作对,把人类在基因研究领域的探索进程比作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的认字写作文,让电视前的观众都亲身地体会到:我们在基因工程的研究道路还很长,现在仅仅是开始,但我们已经跨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 用《康熙字典》比喻基因序列 例子二:
“病毒的破坏力”让伊蓝梦回高中生物课,展开来说得用整整一章!但尹烨一句话就点清了! 他把病毒的基因(小纸条)携带的信息比喻成皇帝手上的密令,凸显信息内容是什么很重要! 一句“杀兵部尚书”让人脑补了一部血雨腥风的《康熙王朝》。 ![]() 用“密折”比喻病毒 例子三:
尹烨老师在表达人身上细菌数量时,把人比作一座山,把各种微生物比作密密麻麻的树,我们立马就能想象得到:一座小山上,郁郁葱葱地长满了树。就连对数字不敏感的人都能感受得到猛烈的视觉冲击!
例子四:
尹烨老师用斧头、电钻、火箭炮层层递进,对比说明新冠病毒的侵害性不停增强。 他用“拿着斧头猛砍”、“拿电钻”、“火箭炮轰炸”这些动词,生动展现了一场“冰与火之歌”-人类防疫系统与新冠病毒的殊死之战,体现了病毒的恐怖性。 ![]() 新冠病毒有多可怕? @伊蓝在读书想起咱们女生平时形容姨妈痛同样也是用了这个表达技巧!
![]() 姨妈痛真的是女生们的噩梦! 男生们是不是一下子觉得姨妈痛很恐怖呢? 用具体的事物(最好是对方能接触到的)代替抽象的概念,这招只要我们多练习就能灵活运用了! 还有一招!
秘诀二:例子+数据“咚”地一声先把数据放上来(镇住场面),接着慢慢地抛出例子(2个以上为佳,最好一正一反两个例子) 。 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沟通中多用案例+数据,会让周围的人觉得你可信甚至见多识广;而工作汇报中多运用数据+案例,更会让老板感受到你靠谱! 我们看下尹烨老师的精彩案例! 例子一:
尹烨大神的知识储备量实在太惊人了!这句话列举了13年的进程,以及总共花费的38亿美元,人类基因工程是时间、心血和金钱上的双重耗费,不仅仅是砸钱办事这么简单。
例子二:
基因工程的用处肯定是很广,但尹烨老师只举了一个大家目前最关心的例子-攻克新冠病毒,迅速引起大家的共鸣,且用大家所熟知的“非典”做对比,更加突出了基因工程在这次攻克新冠的重要性,对人类的重要性!
例子三:
科学家总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尹烨老师绕开爆炸性新闻的表面:AI赢了人类,通过数据对比聚焦人脑的独特优势:效率极高!同样是下棋,AI耗损百万功率,人类耗损40瓦(吃几颗花生米的事儿)
例子四:
去掉括号里的数据也能表达同一个意思,但加上数据,说服力飙升:有理有据。 ![]() 为什么现在的人患癌多? 例子五:
用宫颈癌和直肠癌这两种平民百姓都有可能遇到的重大疾病,以点带面来展示基因工程对人类的好处。
@伊蓝在读书同样想到我们给老板做汇报。
有意识地记住跟自己工作或兴趣相关的案例和数字,慢慢积累自己的“数据库”,适当用比喻句,多实践,升职加薪、收获好人缘指日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