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读书这个话题,已经早就有无数的人说过这个话题,我今天写这个话题并不是想、也没资格重塑一种真理,一种标准,只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获得新认知、新技能的一个过程,提供一种方法而已,能让大家获得启发感即好。
“读书”两字害了很多人,因为这两个字才会让很多人做了许多无效的努力。快速阅读、粗略阅读、把书看完、把书背下来等形式都可以称为读书,因为读书的含义的多样性,所以很多做了很多无效的努力。 ·有多少人,读书时是想着如何把书看完而不是学会?钟进度而不是质量? ·有多少人,因为自己读过大量的书籍(文章)而认为自己拥有海量认知? ·有多少人,会因为自己一年看了多少本书而自豪? 基本上都是因为“读书”两字的误区。 如果我们把如何读书变成如何获得一项技能,我们执行的方法是不是和读书完全就分开来了?我们读书背后的动力,基本上都是为了获得某项技能。(如:怎么定位的能力、怎么策划的能力、怎么让自己拥有战略的眼光的能力..) 从如何读书变成如何学习一项技能,我们立刻就会觉醒,自己过去做了多少无效的学习,无效的努力。 对于,这个如何读书的话题,我更愿意用如何获得一项技能来形容,我有4个建议。 1.确定需要提高的技能 2.选好书 3.会读书 4.刻意练习 一.确定需要提高的技能 很多人读书是没目的性的,读这本书之前基本上没有想好自己到底为了什么而读书,看到别人推荐的书籍然后就去买来看(这是绝大部分人的做法)。然后通过阅读学习书里能给我们的知识。 而我的建议是相反的,我们应该想清楚接下来的这段时间,你会遇到什么问题,然后围绕这件事去主动学习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 自己即将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确定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获得解决这个问题的技能 然后,我们再去读书。毕竟,我们具有超高目的性去读书的时候,我们更加容易专注,并且我们更加容易去练习。 二.选好书 读书,一定要读好书,不要浪费时间读那些垃圾的书籍,浪费时间,干扰正确的认知。 那么,我是如何选书的呢?我有个选书的四方法供大家参考 1.大咖荐书——基本都会让你受益很大 2.看书评 3.经典书籍作者系列——基本上不会差,你的也更容易知道他的整个体系 4.电商智能推荐的书籍——还是有一定参考性,能够让你对这类知识有更多角度的认识,但是最后还需要看书评确定书的质量。 不是说要主动带着目的去学习吗?那么,以上基本的选书方法都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那么到底该怎么办呢? 我有一个小的习惯,喜欢把生活中遇到的好书名通过备忘录记录,并且提前做好分类,当预知自己未来需要提高的技能或者要获得的认知的时候,就会优先在这里面寻找。 如: 运营方向的书籍: 广告方向的书籍: 品牌方向的书籍: 爆品设计的书籍: 战略方向的书籍: 管理方向的书籍: 互联网营销的书籍: 提高认知的书籍: ….. 先预知自己需要提高的技能,为自己建立一个又一个X Flies,然后日积累月累慢慢有意识去填满他。其实这个和最后一点说的刻意练习相关。 三.会读书 因为读书之前,我们是具有一定目的的,所以我们要先根据目录,先写下自己要从这本书里获得的认知。(如果你大胆的话,其实你只需选择你想要看的内容,不一定按顺序看)。 比如:我刚开学习品牌,买到了一本叫《品牌管理》的书籍,那么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要列出自己要从书中得到的知识,后面我们也叫框架,最终会形成自己知识体系。 那么这是读书之前,那么读书时,我们可以需要注意什么呢? 我的方法是: ·先速读,再精读,经典好书反复读 ·看到案例讲解,试图自己举出正例和反例,并且思考为什么在到底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备注自己的理解 ·看到总结性的概念或者启发性的概念,试图去思考还能解释生活中的什么现象 ·读书时,黄金思考圈what——why——how思考层次交替运行 ·分配好读书的注意力,时间,安静勿扰。 ·关于做笔记,在读书过程在书上写下思考、关键词 ·读完之后,尽量凭回想去画思维导图 ·去重新梳理、填充刚开始建立的都是框架,看你想要的是否都得到了。 四.刻意练习 行业中有两个观点,一个是《20小时学会任何技能》和《一万小时定律》,好像我说的确定学习目的,梳理学习框架,然后往里填充内容这种模式比较匹配《20小时学会任何技能》。
其实,我并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这个短时间的快速框架只能让我们的大脑存在一个基础的认知,如何将认知落地,还需要一万小时定律,也就是长时间的刻意练习。 因为,我们是带着目的去学习的,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会利用学习的知识去提高我们接下来的工作,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其他刻意的练习。 ·我们尝试未来一个月刻意避开自己的舒适区,用自己不大熟悉的技能去解决我们现在面临的事情。 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人都有一个特点,喜欢回避痛苦。但是这个是专业和业余必须迈过去的坎。专业的篮球运动员是刻意在自己不熟悉、不擅长的位置投篮,或者用自己不擅长的手去完成动作,而业余篮球运动员,只会不断使用自己熟悉的进攻方式和熟悉的手。 ·建立训练计划,未来一个月主动去训练自己这个技能。每天进行一个相关技能的延伸、分析、素材收集、练习 ·将练习渗入到生活的点滴。如:你在学习“营销”,你在大街上看到别人做生意,你主动去想这里面有什么优化的内容?怎么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户?怎么设计才能让客户满意?怎么才能够让客户主动宣传?为什么这家店没有客户? 确定需要掌握的技能——在备忘录里选好书——读懂书——刻意练习,将知识变成技能。
我们千万不要盲目追求都是的速度和读书的量,我们应该更多的去追求一本书获得的知识量,需要自己读书过程中反复捏碎、重组。同时,我们知识的来源应该70%从工作中来,20%从他人学习而来,10%从正式学习而来。 保持自信,不必焦虑,时间本来就是成长的一要素,急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