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的金融集团罗斯柴尔德家族历来行事低调,但他们对英国金融的控制力却十分强大。一次,内森·罗斯柴尔德拿着自家银行的支票,到英格兰银行要求兑换现金,英格兰银行拒绝了他的要求,因为在当时,并没有跨行兑换的先例。当内森的要求被拒绝后,内森虽然很生气,但他也没有多说一二。 第二天,内森拿着大量的英格兰银行支票,要求兑换成黄金。仅仅一天,内森就让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快速下降。第三天,内森又来了,这时,银行经理很紧张,他小心翼翼地问内森,还要兑换几天,内森很冷静地说:“你们银行既然拒绝兑换我的支票,那我留着它们干嘛?” 英格兰银行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内森要求跨行兑换支票的要求。很快,他们告诉内森,以后英格兰银行随时欢迎兑换罗斯柴尔德银行的支票。在这件事情上,内森没费任何口舌,直接改变了英国银行界的支票兑换规则。 ![]() 罗斯柴尔德家族对金融集团的控制力来自于其强大的话语权 罗斯柴尔德家族凭借一己之力改变银行界规则的背后,是雄厚实力所赋予的强大话语权。职场上,我们也经常会遇到需要说服他人的情况,特别是向领导提要求时,我们似乎总是得不到资源和支持,难道作为普通员工,我们就没办法让别人听我们的吗? 当然不是!在《蜥蜴脑法则》这本书中,作者吉姆·柯明斯提出,人类虽为高级哺乳动物,但人类的大脑和无脊椎动物蜥蜴并无太大区别,蜥蜴脑掌管了人类的大多数决策,只要能够影响别人的蜥蜴脑,就能让他们遵照我们的建议,听从我们的要求。 ![]() 作者吉姆·柯明斯非常擅长使用“蜥蜴脑法则”说服他人 蜥蜴脑影响决策的原理脑科学专家丹尼尔·卡内曼针对人类的大脑运行机制,提出人类的大脑存在两种思维系统,一种叫做无意识思维系统,在生成印象、感觉、意愿和冲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思维系统就是吉姆·柯明斯所指的蜥蜴脑;一种叫做有意识思维系统,在学习新技能、养成新习惯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两种思维系统同时存在于人类的大脑中,根据外界信息刺激的不同,两种系统响应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但总的来说,无意识系统发挥作用的时间更长、影响更大,甚至有些时候,它还会指挥有意识系统,听从它的决定。 ![]() 无意识思维系统与有意识思维系统的特点对比(点击查看大图)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无意识思维系统也就是我们的蜥蜴脑,与有意识思维系统相比,可以总结为以下四大优点: 多(多重处理) 快(处理信息速度快) 好(能力强大) 省(省时省力) 正是这四大优点,使得蜥蜴脑在人脑决策时占据了主动,掌管了人类的大多数决定,成为了影响人们行为的主宰。所以,想要说服别人,就瞄准他的蜥蜴脑,火力密集地发射信息就可以了。 ![]() 蜥蜴脑就是人脑的软肋,掌握了影响它的方法,说服别人事半功倍。 影响蜥蜴脑说服他人的方法在不了解蜥蜴脑之前,我们最经常使用的,说服别人做某事的方法,应该就是为他人提供替代方案了。 比如,你让新来的90后实习生帮你复印资料,可你又不是他的领导,他明显不想搭理你,于是,他找了个借口,对你说:“姐,咱们屋的复印机没墨了,复印出来不清楚呢!”这时,你为了让他听你的,你就会说:“那你去隔壁屋复印吧,他们的复印机刚刚换了硒鼓。”实习生一看自己的理由也没什么说服力了,只能乖乖听你的了。 这种,就是通过为他人寻找替代方案,来说服他人做某事。可是,有时候,往往不凑巧,偏偏找不到替代方案,这时,我们就需要来影响对方的蜥蜴脑了。 ![]()
职场中的大多数说服都是难度极高的,并没有替代方案。 1、以改变对方的行为为说服目标,不要过分要求态度。
有一则寓言,讲了这一样一个故事。一个老太太坐在马路边望着不远处的一堵高墙,总觉得它马上就会倒塌,见有人向墙走过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道:"那堵墙要倒了,远着点走吧。 被提醒的人嘴上说着“谢谢”,可实际上还是从高墙下走过,因为那条路更近一些。又有人走来,老太太又予以劝告。三天过去了,还是有许多人在墙边走过去,老太太很生气:"这些人怎么就不听我的话呢?!"。 第四天,来了一位智者,他没有像老太太一样,不断提醒,而是把高墙下那条危险的路给堵上了。之后,再没有人从高墙下走过了。 著名的行为学专家阿兰·维科儿做过一项调查,他在分析了47份研究态度与行为之间联系的报告后发现,二者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实证。也就是说,想要通过改变对方的态度,实现改变行为的方法,根本不现实。 很多人嘴上说着不要,行动却很诚实。
正确的做法是,以改变行为而不是态度为目标,而改变行为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改变他们所处的环境,使你期待的行为得以实现。而上文中提到的智者的做法,就是典型的改变对方的行为,达到说服的目的。 2、通过实现对方的愿望,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 我的朋友小李在合资公司做销售,业绩一直不错。最近,他想向老板申请50万销售经费,可是跟老板提了几次,老板都是口头上答应,并没有实际行动。 为此,他想了很多办法,但都收效甚微。一次,他和我吃饭时提起了这件事,我便问小李,如果老板给了你这50万,你能给他什么回报呢?小李说,我跟老板承诺过,有了这50万,今年的销售业绩我能提高400万。 ![]() 你说的话必须对别人有帮助,别人才听得进去。 我继续问小李,那在老板给你50万之前呢,你能给他什么回报呢?小李顿了顿,说:“这我还真没想好!”我继续告诉小李:“如果你能在他给你50万销售经费前,先实现他的一个愿望,你就成功了!” 过了1个月,小李告诉我,公司领导的50万销售经费拨下来了。因为,小李给领导提供了一份销售经费管理与业绩提升的可行性报告,还给领导签了绩效责任书,保证年底实现目标业绩。 他提供可行性报告,解决了领导长期以来担心的,销售人员对于销售经费使用的不可量化的问题。在他之后,所有销售人员在申请销售经费前,都会提交一个可行性报告,使得老板心中的想法变成了公司的制度。小李做出了承诺,也实现了领导的愿望,自然就能够说服领导了。
3、制造愿景满足对方期待,让对方乖乖听话。 如果小李只是给了老板可行性报告,经费恐怕也不会那么快拨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小李签了绩效责任书。 绩效责任书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小李在给老板制造愿景。在《瞬变》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大象和骑象人的心理模型,这个模型是说,人们感性的一面像一头大象,理性的一面像一个骑象人。像小李的领导,感性的一面是他相信给了小李50万销售经费,他能够提升业绩,但理性的一面,他又担心小李做不到。 而当小李签了绩效责任书之后,他就打消了老板心中的疑虑,既影响了领导心中的大象和骑象人,具体做法,他做到了下面三点: ![]() 瞬变行动步骤,只需要三步轻松实现改变。 首先,亮点是小李承诺的400万销售业绩,50万销售经费/400万销售业绩,投入产出比显然很高; 其次,小李通过可行性报告中提出的几点销售计划,让实现业绩变得有据可依,缩小了改变的幅度; 再次,小李不断在老板的脑海中强化目标绩效,还使销售人员在申请经费前提交报告变成了公司的制度,这就让老板有了正向的心态。 罗素说过:“人类独有的能力是,说服人或被人说服。”在职场上,那些能够说服别人的人显然拥有更强的话语权,也就拥有了更多的资源和支持。职场说服力如此重要,学好说服技巧,别再让自己人微言轻! |